外资车企验证中国汽车市场合作共赢
中国良好的汽车产业环境正在形成磁吸外资的“强磁场”。20年来,外资企业大规模进入中国汽车产业链体系,非常是全球汽车业头部企业几乎都在中国扎根,在培育中国汽车市场的并且也推动中国汽车产业进展,并见证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崛起和中国成为全球最活跃汽车产销国的历程。超大规模市场、良好营商环境、经济的韧性与潜力,是吸引外资车企扎根中国的巨大吸引力,也是中国汽车产业崛起的强大底气,中国汽车市场也于是成为中外合作共赢的典范。
“扎根中国、相信中国、看好中国”——解码宝马扎根中国20年
5月18日,宝马集团迎来扎根中国20年“生日”。“生日会”上,宝马集团宣布,将于2026年起在沈阳投产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纯电动BMW新世代车型,与之配套的BMW第六代动力电池项目也全面动工,总投资100亿元人民币。
2003年,宝马在华合资公司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成立,目前生产整车超500万辆,2010年以来华晨宝马总投资累计接近1000亿元人民币。20年来,宝马沈阳生产基地集研发、采购、生产于一体,年产能达83万辆,成为宝马集团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和最重要的新能源汽车中心之一。
扎根中国、相信中国、看好中国,20年来,世界汽车巨头宝马集团以其“投资变奏”的历程,向世界说述了合作共赢的进展故事。
从“一锹土”到全球最大生产基地,宝马20年持续在华增资
在开启华晨宝马下一个20年之际,宝马宣布一系列好消息,除了纯电动新世代车型和第六代动力电池项目,宝马沈阳研发中心二期扩建项目也正式启用,这将使宝马集团新能源汽车本土化全流程开辟和验证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为新世代车型的到来做好准备。
“我们致力将沈阳打造成新能源汽车产业中心,实现电芯、电池、电力驱动系统和电动车都在此生产。”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戴鹤轩讲。
从最初“租用生产线”的试探性生产,到在华建成其全球最大生产基地,从最初要紧作为企业购买的高端汽车,到此时“驶”入越来越多中国一般家庭……20年间,宝马见证了中国汽车产业从崭露头角,到成为全球最活跃汽车产销国的变迁。
2003年,中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双双突破400万辆。面对中国不断扩大开放释放的市场红利,宝马集团迈出了探究的第一步。
成立合资公司之初,宝马采取的是租用生产线的轻资产投资策略,与华晨汽车共用生产线生产。“一锹土”的试探,换来了中国市场的巨大回报。2003年至2008年间,宝马在华年销量从1.9万辆猛增到6.6万辆,最高一年增速达52%。
最初,宝马所有零部件都采购于德国,运到中国装配成整车。得益于沈阳装备创造业的雄厚基础和良好环境,2009年,华晨宝马宣布实施产能扩张战略。2010年,宝马正式在沈阳投资建厂。
宝马在沈阳的第一家工厂建在沈阳市大东区。大东区在两年内完成了规划、土地征收、平坦等所有流程,一天之内办妥涉及土地、施工手续等多个证照,用最优的营商环境为投资保驾护航。
之后,宝马又在沈阳铁西区建立了第二家工厂。“当时,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井喷式增长,宝马销量不断增加,租线生产难以习惯市场需求,他们有了更多投资建厂需求,铁西区积极与企业对接,我们的诚意和效率战胜了多位竞争对手,促使宝马第二家工厂顺利落地。”沈阳经济技术开辟区、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创造产业园管委会副主任延宁讲。
一子落带动满盘活。宝马确立了“在中国,为中国”的全面本土化战略,在沈阳陆续建设了研发中心、动力总成工厂、动力电池生产基地等。
2022年,宝马铁西工厂里达厂区建成启用,这是宝马集团全球第一座以生产电动车为目标而设计的工厂。目前,华晨宝马拥有职员2.6万人,其在中国的零部件供应商也从无到有,突破430家,超过120家位于辽宁。2022年,华晨宝马在全国的零部件采购额超730亿元,其中60%来自辽宁。
走进华晨宝马铁西工厂的主办公楼,迎面看见的算是一条悬空的流动生产线,车型各异的新车一辆接一辆,准备进入总装车间完成车辆装配,每55秒左右就有一辆新车下线。
车间内,巨大的橘色机械臂扭动着身躯,精准配合完成零部件的抓取、焊接等工作;智能物料车自动有序运送着各类零部件……
华晨宝马沈阳大东工厂数字化车身车间。资料照片
关于宝马在中国的进展,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大东工厂钣金段长安亮深有感触。“2003年刚来华晨宝立即班时,厂里的机器人还不多,现在机器人几乎存在于每个生产环节。”
此时,宝马集团正经过在沈阳布局新能源汽车生产工厂支持中国节能减排、绿色进展的“双碳”目标。
“中国是宝马的第二个家,”回顾扎根中国20年,宝马集团董事长奥利弗·齐普策此前表示,中国的市场和创新能力对宝马来讲必不可少,“假如没有中国,宝马的进展战略将无法实现。”
从“看一看”到“停不下来”,宝马连续加码中国
资本用脚投票,投资看重的是环境。记者深入采访发现,从“看一看”到“停不下来”,以宝马为代表的众多外企在华持续增资“上新”,彰显出中国对外资的三重巨大吸引力。
——超大规模市场。2022年,中国以2718万辆的产量,2686万辆的销量,连续多年保持全球最大汽车产销国地位,汽车行业也告辞单一品种、单一品牌的“一家独大”,呈现多元消费、多样化产品的“百花齐放”。
目前,宝马集团每销售三辆车就有一辆交付中国。“中国是宝马的第一大市场。”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乐讲,宝马新产品开辟将充分思考中国客户的期望及需求。
宝马热销的背后,是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升。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70元,同比名义增长5.1%。
“我家第一辆车是一辆小小的奥拓,这些年日子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越来越好,前几年,家里卖了旧车,买了一辆宝马车,高不可攀的‘豪车’,现在也渐入寻常百姓家。”沈阳市民刘一方讲。
沈阳华宝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销售经理于海涛讲,10多年前,购买宝马车更多的是企业,此时越来越多家庭选择宝马当作改善型用车,甚至首台家庭用车。
——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中国对外开放的决心和信心、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以及为跨国企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造就了中国市场的强大吸引力。
宝马铁西工厂里达厂区和全新动力电池项目所在的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创造产业园,是国务院批复的全国第一个以中德高端装备创造产业合作为主题的战略性平台。近年来,沈阳着力打造与国际接轨的营商环境,有关方面以“容缺受理”“并联审批”的方式,大大加快了有关手续的办结进度。
为解决职工居住日子咨询题,沈阳建了宝马花园住宅小区,现在宝马工厂身边差不多建起了多个大型住宅小区;为解决看病就医咨询题,沈阳引入了北京三甲医院积水潭医院,同时接通了包括德国在内的多国医保报销系统;为解决子女教育咨询题,沈阳市配置优质教育资源,引入了德国盍碧玺曼詹国际学校,这是东北地区唯一12年一贯制的德制国际学校。
“我们积极抢抓中德合作战略新机遇,坚持国际化、智能化、绿色化进展方向,加快打造面向将来的高精尖产业新体系,全力打造中国创造与德国工业战略合作试验区。”沈阳市铁西区委书记郭忠孝讲。
——经济的潜力与韧性。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是中国经济保持韧性和潜力的重要缘故。通过多年进展积累,我国人才、技术、资金等各项要素,都可为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提供持久动力。
中国外贸的韧性持续显现。今年1月至4月,我国物资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5.8%。世贸组织日前发布的《全球贸易数据与展望》报告将今年全球物资贸易量增速预期由1%上调至1.7%,认为中国消费需求的释放将促进国际贸易增长。
近期,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国际组织和机构纷纷调高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彰显对中国高质量进展的信心。IMF第一副总裁吉塔·戈皮纳特表示,今年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三分之一,是今年全球增长的一大亮点。
来源:中国青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