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张伟自曝患焦虑症10年,参加过188档节目,却讲“我曾想过死”

时间:2023-05-22 推荐 0
1

大张伟

北京混不吝。

插科打诨,口无遮拦,吊儿郎当,假不正经。

能捧哏,

会逗哏。

有他的地点绝不冷场。

凭借这副巧舌,这些年来闯遍各大热门综艺。

剧本杀探案,包袱抖不完,又明察秋毫,逻辑在线。

玩模仿秀,豁得出去,扮啥像啥。

辩论场上,金句不断。

脱口秀上,更是混得风生水起。

别的嘉宾上《吐槽大会》,是念编剧写好的稿子。

大张伟是自带五六七八版稿子来录节目。

有人统计过,他至今参加了至少188档节目。最多的一年,跑了90个节目。

三百六十五天,几乎全勤。

活跃程度,一度超过何炅谢娜等专业娱乐主持。

难怪人送绰号“综艺网约车”。

他是许多综艺的定海神针。

这些年来,贡献了太多歪理金句。

讲过:“有什么心结解不开,你就把它系成蝴蝶结。”

也讲:“没有人能比你放弃梦想,你自己试试就放弃了。”

总能把悲的转变成喜的,把黑的胡诌成白的,把正经的包装成不正经的。

也于是,人们天然地相信,他是个天生的乐观派。即使天塌下来,也能高唱一首《阳光彩虹小白马》。

惟独周围为数不多的人,窥见脱离了节目效果的大张伟。

汪涵讲,他乖巧,聪慧,善良。

瞿颖讲,他很肃静,有态度,却不愿把这一面公之于众。

沈梦辰也曾目睹,大张伟私下爱看书。

哪怕是彩排休息的空档,也会捧着文学书籍,埋头做笔记。

这样反差。

到底哪一个才是真实的大张伟?

直到2019年。

这一年,他忽然写了首歌,《那些都不是我》。

歌词写的是:

“我让矜持怦然撩起波澜,

我让麻木盎然撩起梦幻,

我让人们沸腾撩起呐喊。”

可他讲,这些都不是他。

原来——

真实的大张伟,与荧幕上的大张伟,相去甚远。

2

曾经有一期《天天向上》,在场嘉宾都做了焦虑测试。

别人的焦虑分数,基本上个位数。

唯独大张伟,以超高的19分位居榜首。

也是到这时候,人们才明白,大张伟有很严重的焦虑症。

妻子兼经纪人刘迎讲,只要没通告,让他待在家里,他就会坐立不安。

必须不停给他安排工作,因为他压根离不开舞台。

他自己也承认:

“我老觉得我假如明天不去工作,后天就没工作了。”

这种严重的不安和被遗弃感,来源于儿时。

他出生在一个不算富裕的家庭。

父母是国营创造厂的一般职工。一家三口,挤在10平米不到的小平房,和10多户邻里共用厨房卫生间。

改善日子的所有希望,都压在了大张伟的音乐天赋上。

为了筹钱买音响、上声乐课,夫妻俩白天上班,晚上去夜市摆摊。

这成了大张伟的童年阴影。

每每半夜醒来,周围空无一人。他会独自在黑背地痛哭。

但是,哭到嗓子哑,父母也听不到。

后来嗓子果真出咨询题了。

倒嗓。

作为全班年龄最小的小孩,却是第一个变了声。

命运像是在跟他开玩笑。

那时正好是小升初的关键时间。

原本银河少儿艺术团的明日之星,却在面试重点中学音乐特长生时,被刷下来。

他去了一所不起眼的一般高中。

倒嗓还是不见好转。

连班里的合唱队领唱都选不上。

失去了唯一的特长,再也没有其他拿得出手的东西。

个头矮,运动不好,学习普通,嘴也不甜。

因此越来越寡言少语。

越来越封闭自我。

他曾苦笑:“我如何努力,都成为不了女孩们和老师喜欢的那种正经的、帅的、看上去非常装的人。”

后来变成了:“我要叛逆,我要痞子,我算是要反对这种人。”

也是在那时,北京的时髦之风刮起。崔健、张楚、唐朝乐队先后崛起。

于大张伟而言,久旱逢甘霖。

所幸放弃了学习多年的美声,吉他一抱,玩起了摇滚。

终于找到了宣泄的出口。

不想上学,因此他写了首《放学啦》。

批评世界,因此他唱“我怀疑人们的日子有所隐瞒”。

他写的《静止》,被誉为“世纪末青少年之歌”,被杨乃文和莫文蔚先后翻唱。

好词佳曲,一首接一首。

宋柯曾用四个“很”来形容他:

“很真实,很抓人,很澎湃,很有力量。”

高晓松对他赞不绝口。

老狼讲他又清楚,又勇于表达。

但音乐给他的反馈,不见得基本上正面的。

随后,他记忆了第三次被遗弃。

这是最致命的一次。

抛弃他的,是他最热爱的音乐舞台。

3

时刻回到2009年。

若论那一年最轰动的事是什么,花儿乐队的解散,绝对能列为其一。

起初,没人相信,这支火爆全国的一线乐队,难道讲散就散。

但事实上,那时候的花儿乐队,已是攒锋聚镝,腹背受敌。

大众看得到的,是业内人士抨击《嘻唰唰》抄袭日本歌曲,以及大张伟的公开道歉。

大众看不到的,是他把自己关在房里,反复听着MP3里,为了写歌存的5个G的灵感。

陷入严重的抑郁和自我怀疑。

大众更看不到的,是队内早有的争执。

录制《花季王朝》时,正值花儿签约百代,从朋克转型流行之际。

但转型一事,队内一直有微词。

队员王文博和郭阳听完《嘻唰唰》的小样后,特别反感。

无厘头的搞笑。

没营养的洗脑。

听着一点也不深刻,不严肃。

大张伟却讲:“这歌没有摇滚声,但有钱声儿。”

唱了它,名会来,利会有,前路光芒万丈。

事实证明,他对了,也错了。

队内的分歧。

转型的阵痛。

抄袭的丑闻。

桩桩件件,都成了压垮骆驼的那根稻草。

2009年6月21日,成军十年的花儿,曲终人散。

告辞演唱会上,唱到《我们能不能不分手》。

大张伟抱着队友声泪俱下。

这是他最后一次,毫无顾忌地泪洒舞台。

往后数年,他戴上了小丑的面具,再也不愿脱下。

4

脱离了花儿乐队,大张伟完全化身为段子手。

从前在自己写的歌里耍宝逗乐。

现在在各大节目里自嘲自黑。

别人狙击他早已过气。

他就写了首《唱什么都红不了》。

又讲他Low到爆,毫无逼格可言。

他也照单全收。

“我就一直活在中国人认为Low的这个范围里。我根本没有想往这个地方走,然而做完之后就往这个地方了。”

一次演出,跟鸟叔PSY同台。

鸟叔讲:“你的《倍儿爽》看起来能跟我的《江南Style》无缝连接。”

大张伟回答:“那算是抄袭您的。”

彻底一副破罐子破摔的姿态。

谁也不明白,历经了怎么的九九八十一难,才换来如此的心态。

只看到,他越来越没心没肺,越来越口无遮拦。

搞笑逗乐,能够。

矫情卖惨,绝不。

有一期《快乐大本营》,一群人先后说述自己入行的心酸记忆。

轮到大张伟,他憋了半天,惟独一句:

“我们往常比他苦。”

再多的,就没了。

又一次,谈论到自己童年日子条件的艰苦。

还是不愿往惨了讲。

他的回答无比乐观:“我觉得这是我的动力啊!”

他为自己铸造了一张精美的小丑面具,将自己和大众隔绝开。

也总讲:“我觉得跟观众掏心窝子,算是欠他们的。”

时间牢记自己的使命,算是给观众带来欢乐。

尽职尽责,绝不逾越。

固然,间或也会有没绷住的时间。

有一次,他在大学生电影节上唱《阳光彩虹小白马》。

唱到“心儿需要你来哄”时,忽然绷不住,掩面哽咽。

随后难道立即发微博道歉:

“我刚才演出有点没忍住,我不能如此!”

一连几十个感叹号。

可想而知,他有多排斥在观众面前煽情。

让他写伤怀浪漫的抒情歌,也不是可不能。

百代唱片的副总裁黄伟菁,曾看到大张伟私下写的小情诗,给的评价相当之高:

“女生看了绝对立刻融化的程度。”

她曾想把这些小情诗出成书,却遭到大张伟强力反对。

算是铁了心,不让别人看到他逗乐以外的一面。

这在圈里属实特立独行。

此时的娱乐圈,卖惨的,自诩才华的,标榜自己淡泊名利的……谁不是挤破脑袋凹人设。

唯独大张伟。

有才,不愿外露。

有惨,不稀罕卖。

他不开心,但希望听他歌的人能收获快乐。

写《阳光彩虹小白马》时,明明是他人一辈子最无望的时候。

凝练出来的旋律,却特别轻松自在。

这算是大张伟。

好像越是乐观,肩上越是背负了太多苦楚。

在大张伟身上,搞笑从不是作秀,幽默也不是人设。

基本上他跋山涉水,历经种种心碎,得出的结论。

也是他赋予观众的温和。

正如他所唱:

“我的深情,娱乐至上。”

而我们看客能回馈他的,算是别扒下他的面具。

别咨询,也别打搅。

就让他接着戴着面具,在欢笑中,取悦别人,也疗愈自己。

来源:据说娱乐